植物體浮水,無根;莖橫於水面。葉兩型;浮水葉對生,上表面有突起,突起的表面有4條多細胞毛;沉水葉絲裂而呈根狀,裂片表面被多細胞毛。
臺灣產有1原生種與1外來種。
1. 槐葉蘋Salvinia natans
(L.) All. (照63,64)
莖表面被毛。水面葉卵狀長橢圓形,略歪斜,先端鈍圓,長1-1.5 cm,中脈明顯。
浮水性蕨類,分佈於全島低海拔地區的池沼、水溝及水田中。目前已十分稀少。
此外,人厭槐葉蘋(Salvinia molesta D. S. Mitchell)
(照65,66)在近年被引入臺灣,該種為惡名昭彰的水生害草,牟(1996)曾為文呼籲重視其在臺灣可能引發的危害。根據牟的觀察,人厭槐葉蘋的葉片有兩種型式,通常葉片較小且族群較不擁擠時,呈平展狀,此時外觀較接近槐葉蘋;若葉片長得較大且族群呈擁擠狀時,則葉片左右兩端會向上舉起,略呈摺合狀。前者一般出現在較不成熟的植株上,而後者反之。目前人厭槐葉蘋已在臺灣局部地區出現,未來是否可能大量擴張仍待觀察。由於人厭槐葉蘋的成熟植株葉面腺毛發達,葉片較直立於水面,一般植食性昆蟲難以取食,目前在臺灣僅知有1種黑斑塘水螟(Elophila
nigrabalis Caradja)取食人厭槐葉萍的幼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