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3. 光冠水菊 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 de Candolle (照9495)
  濕生或水生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有稜,多分枝,植株通常可達1m以上,莖節間內部空心,節上長有許多不定根。葉對生,卵形、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具有短柄,葉緣具粗鋸齒或微波浪緣。花冠白色,頂生,花下具1總苞片,種子細小,無冠毛。
  光冠水菊(常被誤稱為光葉水菊)早年因觀賞之由引進,但因其沉水葉並不適合水族箱觀賞,故並不引起重視,由於其擴散迅速之特性,現已在臺灣多處水域歸化(如宜蘭冬山、三星與員山)。鑑於其花朵的誘蝶效果極佳,部份不明究理的團體與單位卻將該植物誤為本土植物大量推廣,其後果應值得密切注意。光冠水菊的侵略性極強,除可覆蓋阻塞河道外,並會造成許多本土物種的滅亡。
  光冠水菊已在南太平洋地區、紐西蘭、澳洲及北美造成重大的外來種威脅,相關報告可參考Csurhes & Edwards (1998)、Parsons & Cuthbertson (1992)及Timmins et al. (1995)。
  此外,多年前墨西哥河菊(Shinnersia rivularis (A. Gray) R. M. King &Robinson)曾被引入臺灣栽培,並在臺北南港地區逸出至溝渠中,目前已未再見到。

4. 翼莖闊苞菊 Pluchea sagittalis (Lam.) Cabera (照9697)
  多年生直立草本,莖基部木質化,全株具香氣;莖高1-1.5 m,基部直徑1.5-2 cm,多分枝,密被絨毛。葉互生,莖中部葉披針形至闊披針形,長6-12 cm,寬2.5-4 cm,兩面被細絨毛及粘腺體。總苞片覆瓦狀排列。頭花邊花多數,雌性,可稔,花冠毛細管狀;心花數目較少,雖為兩性花,但僅雄蕊可稔。瘦果4或5角柱形,有縱溝,具少數剛毛狀冠毛。
  近年來歸化於西北部低海拔開闊地或溼地,其族群正迅速擴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