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的淡水生草本。葉互生或輪生,無柄,2回掌裂。花腋生,3-4朵簇生或呈頂生穗狀,單性,同株或異株,上方者為雄花,下方者為雌花;萼筒極短,裂片2-4;花瓣在雄花中4片,雌花的小或無;雄蕊2-8;花柱4。核果堅果狀。
台灣有2屬,其中之聚藻屬為水生植物。
種檢索表
1 植物體無挺水葉(沉水葉羽狀,4片成1輪)…………………………3. M.
spicatum
1. 植物體有挺水葉
2. 挺水葉互生或散生………………………………………………2. M.
dicoccum
2. 挺水葉輪生
3. 挺水葉(4-) 5-6片輪生,表面具白粉狀而呈粉綠色…………1. M.
aquaticum
3. 挺水葉(2-) 3-4片輪生…………………………………………4. M.
ussuriense
1. 水聚藻(粉綠狐尾藻、綠羽毛草) Myriophyllum
aquaticum (Vell.) Verdc. (照109)
多年生粗大的水生或沼澤生草本;莖長,大多僅基部分枝,表面被白粉。葉輪生,略2型;沉水葉 (4-)5-6輪,倒披針形,上方者圓形;挺水葉被白粉,(4-)
5-6 輪生,近上方者直立,下方者平展,狹倒披針形,多具 (18-) 24-36 小羽片,小羽片線狀錐形。
原產於南美。近年來可能因水族館業者引進而逸出,目前在全臺灣各地的溝渠皆可見到大面積生長,繁殖十分迅速。此外,紅狐尾藻(紅羽毛草) (Myriophyllum
tuberculatum Roxb.) (照110)、溝繁縷葉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 Gaudich.)及輪葉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亦曾大量引進,是否將在臺灣歸化造成問題,值得密切觀察。
2. 雙室聚藻 Myriophyllum dicoccum
F. Muell.
多年生之水生草本。莖長,具分枝,漂浮。葉2型;沉水葉散生或4-5輪生,闊卵形,反捲,具4-10或更多對絲狀裂片,先端細凸尖;挺水葉互生,上半部者狹倒披針形至線形,中間以上短齒緣或全緣,平展或向上直立。
產於低海拔池塘或河流兩岸靜水處。
本種由李振宇及謝長富(1996)根據Masamune於1939年採自臺北市內湖之標本發表為新記錄種。從1939年以後,不再有任何這一種的採集標本。推測本種在台灣已消失。
3. 聚藻(羽毛草、狐尾藻) Myriophyllum
spicatum L. (照111,112)
莖具疏分枝。葉4輪生,一回羽狀,小裂片無柄,線形。
生於全島低海拔地區池塘、沼澤地或溪流兩岸緩流處。為臺灣本屬中唯一不具挺水葉的種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