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科 POLYGONACEAE (郭紀凡著)
74


  一或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至蔓生。單葉,互生,無柄至具柄;托葉癒合成托葉鞘。花序常穗狀或頭狀之圓錐花序,單生或分枝,具苞片。花小,1至數朵簇生,具花梗及小苞片;花被片4-5(6),基部癒合,白色,粉紅色,或紅色,結果時常宿存;雄蕊5-8;花柱2或3裂,常具蜜腺。瘦果棕至黑色,凸透鏡形至三角形。
  蓼屬的定義根據不同學者而有不同的見解,其屬級的分類歷史可見郭紀凡(1997)之論文。此屬之水生種類多半為挺水或沉水,少數種類為浮葉性,如兩棲蓼(Polygonum amphibium Linn.),但臺灣並不產此類植物。
  蓼科(圖17)的水生種類主要分布於廣義的蓼屬以及部份的羊蹄
(酸膜)屬(Rumex)植物。
  蓼屬植物的鑑定相當困難,宜以花果特徵為準,並觀察多量的標本以瞭解形態上的變異範圍。本書僅說明目前在分類上已確認的種類,至於鑑定仍有疑義及可能的雜交種在尚未有充份證據下暫不列入。


圖17 蓼科之花構造圖( 早苗蓼;1花被與花器構造,2花被外觀)


               種檢索表
1. 莖或葉鞘基部、關節具倒鉤刺
 2. 葉鞘上半部擴張平展成綠色盤狀…………………17. P. thunbergii
 2. 葉鞘管狀,上半部不擴張
  3. 葉鞘先端斜截形
   4. 葉基箭形…………………………………………16. P. sagittatum
   4. 葉基尖至戟形
    5. 花苞排列緊密,苞片寬披針形………………3. P. dichotomum
    5. 花苞排列疏鬆,苞片斜漏斗狀……………15. P. praetermissum
  3. 葉鞘先端平截形………………………………6. P. hastatosagittatum
1. 莖或葉鞘基部、關節不具倒鉤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