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香氣或腥味的多年生草本,常具地下莖。單葉,互生;葉柄基部鞘狀。花頂生或與葉對生之穗狀或總狀花序,兩性,小,具小苞片,無花被;雄蕊3、6、或8;心皮3或4,離生或合生。
三白草科與胡椒科有很近的親緣關係。並與馬兜鈴等科構成被子植物中的原始草本群(Paleoherb),根據目前的被子植物系統架構,本科並不屬於真雙子葉植物(Eudicot)。
1. 三白草 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l. (照208,209)
多年生具臭氣之草本,具厚匍匐地下莖;莖直立,高達1 m。葉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銳尖,基部心形,全緣,5-7脈,最上方的2或3條脈帶黃白色;葉柄基部稍抱莖。
本種通常生長於河流或溝渠旁,或濕地。偶可見沉水植株,在流水中生長尤其良好。臺灣曾在過去自美國引進美洲三白草
(俗稱蘇奴草)Saururus cernuus L. (照210),目前已少見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