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也曾在1980年代左右引進,但因此種植物不適沉水生活,且需低溫栽培,從此進口量大減,也未見在本島的栽培場大面積種植。

2. 過長沙(百克爬草、小對葉) Bacopa monnieri (L.) Wettst.
          (圖24)(照213)
  多年生蔓生光滑之草本;莖匍匐,長5-20 cm,前端直立,常具小斑點。葉無柄,橢圓狀倒卵形至匙形,近無脈,先端鈍形,全緣。花腋生,單生,淡藍或白色;花梗同葉長或較長;花萼長約5 mm,5裂,不等大,最外圍裂片闊,卵形,其餘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花冠不明顯2唇形,上唇平展、下唇3裂,裂片白或蒼白藍色;雄蕊4。蒴果,背裂。
  本種生長在全島近海稻田或海岸溪流的積水濕地上。
  在1980年代曾有水族業者引進原產地不明的過長沙栽培,進口的品種與臺灣原產者最大的差異在於葉片近先端具有明顯的粗鋸齒,但在花部構造上並無明顯差異。

圖 24 過長沙
3. 毛澤番椒 Deinostema adenocaulon (Maxim.) Yamazaki
          (圖25)(照214)
  莖斜上或直立,單生或具分枝,光滑或稍具直柔毛,上半部被平展腺毛。葉對生,卵形至橢圓形,長5-8 mm,寬3-6 mm,頂端銳尖至近鈍形,5-7脈,全緣,無柄。花於上半部葉腋生;花萼鐘形,深5裂,瓣裂;花冠2唇形,鐘形;雄蕊4,2強雄蕊,後位2可孕,前位2不孕。蒴果,包於宿存花萼內。
  目前僅知分布於臺灣北部與東北部少數地區的廢耕稻田與溼地中。這種植物的葉片乍看之下頗似自1985左右自北美引進的2種微蕊草(俗稱珍珠草)--Hemianthus micranthemoides Nuttal與H. umbrosum (Walter) Blake,但毛澤番椒的植物是直立性而非匍匐性,沉水葉為對生而非4葉輪生。

圖 25 毛澤番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