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體數不同;(3) 擬紫蘇草與紫蘇草的關係可能比起與華紫蘇草來得遠,若中國植物志承認華紫蘇草為獨立的物種,則擬紫蘇草則應在同等的邏輯下被視為獨立物種。(4)
中國大陸所謂的「紫蘇草」或許並非單系種,應在深入瞭解華紫蘇草、紫蘇草在中國大陸的分布狀況與擬紫蘇草等近緣物種的關係後再行決定其分類地位。此外,在臺灣的水草市場上曾二度有以"Limnophila
aromatica"為名進口的水草。第一次約為80年代,來源為德國的水草公司,但原產地不明,該批紫蘇草與臺灣原產者差異不大,僅花朵較小,後來似乎並未在臺灣本地的栽培場中繁衍。第二次則約為10年前,有一種沉水葉為紫紅色,目前被水草市場稱為「新百葉」的水草由「多方管道」引進。我們認為該種紫蘇草的原產地應為中南半島北部(可能是越南)。不過根據詢問各水草栽培場的結果,這種紫紅色的紫蘇草部份來自於中南半島的業者,部份則來自於購自日本的水族館。 |
||||
8. 異葉石龍尾 Limnophila heterophylla (Roxb.) Benth. (圖 29) (照221) | ||||
挺水莖達20 cm,具分枝,光滑;沉水莖具分枝,具柄,光滑或近光滑。挺水葉下半部輪生,上半部對生至互生,長橢圓形,無柄,半抱莖,細鋸齒緣,不裂,光滑;沉水葉6-20片輪生,細裂,裂片對生。小苞片常缺。空中花腋生,單生或成頂生穗狀;花萼紫色,外面光滑,內面兩側具曲柔毛。 本種目前僅知分布於高雄縣美濃地區少數池塘,若生育地持續受到破壞則很有可能在數年內滅絕。 異葉石龍尾在臺灣最早的記錄為Henry早年在屏東高樹萬金庄(Bankingsin)所採集之標本。由於該標本存放於美國,異葉石龍尾在臺灣植物研究歷史上從未被載入,甚至被視為存疑種(Yang, 1987)。直至Philcox(1970)檢討全世界的石龍尾屬分類時引用該份標本,才證實臺灣確產有異葉石龍尾。 |
|
|||
在臺灣的水草栽培市場上,尚有兩種近似異葉石龍尾的大型種類被引進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