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4. 瓜皮草 (線慈姑) Sagittaria pygmea Miq. (圖38) (照259)
  多年生之沉水或挺水草本。葉基生,線形或似匙形,長8-15 cm,寬4-8 mm,全緣,先端鈍形,基部鞘狀。花軸具花2-5朵;總狀花序共2輪,每輪由3朵花組成;雌花1朵,生在最下輪,無柄;雄花2-4朵,具花梗;雄蕊常12枚。瘦果扁平,背面有脊,具一闊翼。
  條形的葉,前端扁平略變寬,中下部位截面略近半圓形已是成熟的個體,此時,花葶從叢生的葉中長出。一般而言,澤瀉科的葉在成熟期多數是卵形、橢圓形、圓形或箭形,很少種類的成熟期葉仍維持在幼時的條形,這種就是少數中的一例。
  這種植物分佈範圍,從中南半島起,經中國大陸至東亞,是亞洲跨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的種類。除了南部未分佈外,其餘各地零星生長。


圖 38 瓜皮草

  臺灣在1980年代起陸續引進數種慈姑屬植物作為水草栽培之用,其中以原產自北美東部的矮慈姑Sagittaria subulata (Linnaeus) Buchenau、線葉矮慈姑Sagittaria subulata var. pusilla (Nuttall) Buchenau與扁葉慈姑S. platyphylla Engelmann最為常見。在中部員林等地區並有小面積的逸出個體群。由於慈姑屬植物的繁衍迅速,是否成為水稻田或溝渠的害草,或對原生種類造成強大的競爭力有待更進一步的監測。Sage et al. (2000)已報導扁葉慈姑在澳洲所造成的問題。

5. 野慈姑(三腳剪) Sagittaria trifolia L. (圖39) (照260261262)
  具匍匐莖之多年生挺水草本;匍匐莖細長,前端膨大呈球莖狀。葉箭形,具5-7 條脈,先端漸尖,兩側裂片常較中間裂片長;葉柄長,基部具葉鞘。總狀花序,偶在基部分枝,共 3-5 輪,每輪 3 朵花,有苞片。雌花長在下輪,具花梗;雄花具較長的花梗,雄蕊多枚;萼片卵形;花瓣為萼片兩倍大。瘦果斜三角形,具翼及喙。
  在台灣全島的低海拔稻田或沼澤地方,幾乎都可見到這種雜草。可能近些年來,大量使用殺草劑的結果,雖然仍然分佈全島,但數量已不若以往的多。箭形的葉是鑑定它最好的特徵,可是初萌芽的葉在水中是條形的,和雨久花科的鴨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Presl)的葉類似,但可由質地區分,一般來說,鴨舌草的沉水葉無明顯之格狀紋路,但慈姑之沉水葉較明顯。
  野慈姑的一個集生果上有近百粒小瘦果,幾乎每粒小瘦果都可發芽成一株植物。每支花葶上有7、8集生果,而一株植物可生出6、7個花葶,所以一株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