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跖草科 COMMELINACEAE
118


  一年生草本(僅限本科的水生植物)。莖常兩型,各為短縮直立的營養莖與匍匐性的生殖莖。葉線形或披針形。聚繖花序、蠍尾狀花序或花單生,頂生。花常兩形;雄花花柱中央直,雄蕊放射排列;兩性花花柱中央彎,雄蕊偏向一側排列;萼片船形;花瓣半圓形,紫紅色;退化雄蕊3-4枚,不等大,花絲被毛或光滑;花柱向基部變粗。蒴果,3裂。
  本科通常為陸生或生於濕地,在臺灣僅有水竹葉屬Murdannia可生於水中。
  有時候,在平地的潮濕處或水池邊,可見另一屬的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鑑於該種植物也可長在非潮濕的環境,本書不將其歸屬為水生植物。

              屬與種檢索表
1. 花單生(稀2或3);小苞片披針形………………………………………1. M. keisak
1. 花數朵成1花序;苞片三角形,抱莖…………………………………2. M. spirata

1. 水竹葉Murdannia keisak (Hassk.) Hand.-Mazz. (圖 41) (照271)

  葉線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花紫紅色,單生;退化雄蕊花藥心形,紫紅色。
  生長在全島低海拔的池沼邊緣濕地、水田或沼澤中。多半為挺水植物,但在北部地區亦可見生長於水深達1公尺以上之沉水族群。

2. 矮水竹葉 Murdannia spirata (L.)
       Bruckner (照272273)
  葉披針形,先端漸尖或銳尖。花深紫紅色,數朵排成聚繖花序;退化雄蕊花藥3裂,黃色,花絲皆被念珠狀毛。
  僅分佈於新竹縣蓮花寺沼澤區。
  這種植物是近年來由彭鏡毅及王震哲博士首次報導臺灣的新記錄植物,也分佈在中國大陸南部、菲律賓、印尼、太平洋島嶼及其它一些熱帶地方。


圖 41 水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