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藺科 LIMNOCHARITACEAE
160


  水生浮葉性或挺水性草本,具有乳汁。葉常為互生,或基生,沉水性葉片通常為線形,挺水或浮水性葉片為匙形或卵圓形,下表面具明顯之縱脈,但未若澤瀉科般明顯隆起;葉柄具或無稜,基部具明顯葉鞘。花序頂生或單生,基部具有明顯之膜質總苞片。花被片6,花冠與花萼區分明顯;雄蕊多數;雌蕊約6枚。
  世界上約有2-3屬20種,分布於新熱帶地區。臺灣沒有原生種,記錄上有2屬2種偶產於臺灣北部與南部。
  本科原屬花藺科(Butomaceae)的一部份,目前多數單子葉系統分類學者同意其另立一科。

             屬與種檢索表
1. 挺水性植物,葉匙形 ………………………………………… 2. Limnocharis flava
1. 浮葉性植物;葉卵圓形………………………………… 1. Hydrocleys nymphoides

1. 水金英(水罌粟) Hydrocleys nymphoides (Willd.) Buch. (照363)
  淡水性多年生浮葉性草本。地下走莖具有明顯的結。葉互生,卵圓形,基部略呈心形,先端圓,葉下表面之中肋略呈海棉質,但未如水鱉屬Hydrocharis或蛙蹼草屬Limnobium般膨大;葉柄長。花頂生於長花梗上,挺出水面;萼片3;花瓣3片,倒卵形;雄蕊多數,但僅有外圍者具稔性;心皮常6枚。
  本屬有4種,原產於巴西,臺灣引進1種,偶見歸化於南部地區。
  本種具有大型且具觀賞價值的大型黃色花朵,引進臺灣已有多年歷史,多種植於庭園或植物園中。本種在東南亞已廣為歸化,但在臺灣僅在1980-1985年間曾於恆春半島的南仁湖水域中發現其族群,其後便未再見到。

2. 黃花藺 Limnocharis flava (L.) Buchenau (照364)
  淡水性多年生挺水性草本。地下走莖發達。葉基生,常為闊卵形,先端尖
,具一尖突起,葉下表面之縱脈明顯;葉柄長,截面略呈三角形。頂生花序,具總苞片,苞內有數朵花。花被片3,卵形;雄蕊多數。果實球形,成熟後果梗膨大並垂下浮於水面。
  本屬具有數種,原產於南美洲。這是一種快速歸化於東南亞與大洋洲的新熱帶區植物。近年也被報導自中國的華西與華南地區(Song et al., 2000)。在臺灣地區雖從未引進,但在1994年左右於桃園埔心地區的濕地中曾發現少數植株。
  本書之照片攝自栽培於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之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