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3. 異匙葉眼子菜(異匙葉藻) (圖85)
             (照382)
 Potamogeton distinctus Bennett
  莖分枝。葉2型;浮水葉闊卵形或橢圓形,革質,先端銳尖,全緣,具柄;水中葉披針形,膜質,具柄;托葉膜質。果實具3 個全緣之背脊。
  本種的浮水葉明顯較上一種的大且厚而亮。它的沉水葉(由種子發芽後初長在水中的葉)是披針形。如果長在不流動的水中時,不久長出橢圓形的浮水葉。如果長在流動的水中,以後長出的水中葉會變得薄長而呈長橢圓形,而浮出的葉才呈橢圓形。
  根據標本記錄,本種曾廣泛分布於全島平地與低海拔的溝渠與池沼中,但近年已經難得一見。

圖 85 異匙葉眼子菜

4. 微齒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Benn. (圖86)
  地下莖細長。葉互生,線形,無柄,3或5脈,細鋸齒緣,先端闊凸起,基部與托葉癒合;托葉膜質。
  葉的前端尚有一鈍突起是辨識這種最明顯的特徵。它只長在宜蘭縣南端的神秘湖中。民國74年由黃生教授採得莖葉,隔年由楊遠波等採得花果後確認其學名。但目前湖中的族群數量已大不如前。

5. 匙葉眼子菜(馬來眼子菜)
 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
        (圖87)(照383384)
  莖細長稍具分枝。葉全沉水,狹長條狀橢圓形,紙質,綠色或棕色,先端具凸尖,波狀及細鋸齒緣,基部漸尖,具柄;托葉膜質,具2條明顯的脈。
  長條狀橢圓形的葉、邊緣波浪狀和葉尖具短突尖是本種的區別特徵。它長在全島低海拔地區的流動水域,如小溪或水溝中。

圖 86 微齒眼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