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在宜蘭與臺中地區尚有種類似匙葉眼子菜的種類,結實率極低,葉型也有些微差異,是否為同種,或與日本產P. malainoides Miki同種,仍有待研究。

6. 眼子菜(八蕊眼子菜)
 Potamogeton octandrus Poir. (圖88)
           (照385386)
  莖細長,分枝多。浮水葉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革質,先端銳尖,全緣,具柄。水中葉狹線形,膜狀,先端銳尖,無柄;托葉膜質,邊緣重疊。果卵形,無柄或近無柄,具 3 背脊,中間脊平滑具鈍齒。
  多產在北部、東北部及中部之中低海拔水田、水池及溝渠中,目前尚稱普遍。

7. 線葉眼子菜Potamogeton oxyphyllus
              Miq.
  莖具分枝。葉全沉水葉,先端銳尖,全緣,無柄;托葉膜質,邊緣重疊。總花梗長2-4 cm;穗狀花序花密生。果實闊卵形,具短花柱。
  西元1929年,日人Kudo和Sasaki在日月潭採集這種植物後,直到1993年無人在臺灣採得。近年由施炳霖和陳添財先生在神秘湖再度發現。至今,在神秘湖中共有兩種形態類似的眼子菜,一種是微齒眼子菜,另一種是線葉眼子菜。後者的葉先端漸尖,極易和前者區別。此外,近年來古訓銘同學也在高雄美濃發現少量族群。

8. 龍鬚草 Potamogeton pectinatus L.
           (圖89) (照387)
  莖絲狀,分枝多。葉全沉水葉,絲狀,綠色或帶棕色,先端銳尖,橫切面呈半圓形;托葉下方 2/3 部份與葉基部合生,先端銳尖,膜質。穗狀花序疏鬆,具少數花。入秋以後,在地下部份會形成塊莖以進行休眠。
  本種植物的葉呈絲狀,是臺灣眼子菜屬中葉最細的。此外,它的花序甚長,上面疏落生長幾朵小花也是特徵之一。
  通常,它長在中部、北部及東部平地流動的小溪或水溝中。

圖 87 匙葉眼子菜

圖 88 眼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