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科(桃園草科) XYRIDACEAE
177


  多年生濕生草本。葉基生狀叢生,兩側壓扁,線或箭形;葉鞘邊緣膜質。花排成球形頭狀花序,兩性,腋生於苞片;苞片覆瓦狀排列,硬,褐色;花萼片3枚,透明,側面兩枚船形,膜質,中央萼片帽形;花瓣3枚;孕性雄蕊3,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3室。蒴果,倒卵形,具縱條紋。
  台灣有1屬。
  草科植物在外形上類似莎草或燈心草科植物,但近年的研究(如Rudall & Sajo, 1999)顯示其與鴨跖草科與苔草科(Mayacaceae)之類緣關係較近。

1. 臺灣草(桃園草、臺灣黃眼草) Xyris formosana Hayata (圖94) (照398399)
  葉線形,先端漸狹,乾後具縱條紋,邊緣具小突起。花序近球形,褐色;花黃色,開放時間短。

  特有種,散生於全省低海拔溼地。
  Van Royen 於1953年在處理大馬來西亞區本屬植物時,認為台灣的這一種應與Xyris pauciflora Willd.是同種。基於側花萼的不同,楊遠波於1978年在Flora of Taiwan第5卷第176頁中仍保留早田文藏所發表的種小名。但後來的一些作者
,仍將其當成Xyris pauciflora同種看待
。Hansen (1979a, 1979b)曾認為臺灣?草與印度?草(Xyris indica Linn.)及黃眼草(Xyris pauciflora Willd.)的關係不甚明確
。然Wu & Robert (2000)在中國植物誌中根據臺灣?草之內側花藥短於外側花藥(黃眼草為外側花藥短於內側花藥)等特徵,仍將臺灣草視為獨立的種類,故本書仍採用此觀點。

圖 94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