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癭認識植物


  造癭昆蟲的高度專一性,一直令人深感興趣。特定的蟲癭形態, 往往反應出植物與昆蟲間獨一無二的緊密關係。 當植物的辨識或種間區分充滿挫折與無奈時,有時蟲癭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輔助特徵。 除了蟲癭,其他的造癭生物如蜱及真菌等,也會顯示不同程度的專一性。 以下為由癭認識植物的數個例子:

山峰狀蟲癭蚌殼狀蟲癭小壺狀蟲癭天鵝狀蟲癭
傘狀蟲癭疙瘩狀蜱癭長條狀蟲癭菌餅癭


疙瘩狀蜱癭(破布子)

山峰狀蟲癭

  山峰狀蟲癭出現於桑科的澀葉榕( Ficus irisana)。澀葉榕又名九重吹, 為分布於山麓陰濕溪谷的小喬木,葉大小變異甚大,葉形從全緣到大鋸齒緣都有。 不論何種葉形,都很容易發現山峰狀的蟲癭。

蚌殼狀蟲癭

  蚌殼狀蟲癭僅發生於桑科的九丁榕( Ficus nervosa)。 九丁榕為分布於全島低海拔的大喬木,其葉形有時與澀葉榕極為相似, 但由九丁榕幼葉葉緣之蚌殼狀蟲癭可加以區分。

小壺狀蟲癭

  小壺狀蟲癭僅發現於楨楠屬霧社楨楠(Machilus zuihoensis var. mushaensis)的葉背。 霧社楨楠與香楠兩者間的區分,常有困擾,可藉其小壺狀蟲癭加以區別。

天鵝狀蟲癭

  楨楠屬的豬腳楠(Machilus thunbergii)分布於臺灣全島及蘭嶼。 只發生於豬腳楠葉背的天鵝狀蟲癭,可協助辨識之。

傘狀蟲癭

  樟科木薑子屬長葉木薑子(Litsea acuminata)之葉形易與香楠或霧社楨楠混淆, 但長葉木薑子葉背中肋上之傘狀蟲癭,為其他植物所沒有。

疙瘩狀蜱癭

  破布子( Cordia dichotoma )屬於紫草科,普遍栽植於全島平野, 葉卵形或心臟形。果球形,傳統加工作為食品。葉面大多出現由蜱引起的疙瘩狀蜱癭, 極易辨認。

長條狀蟲癭

  長條狀蟲癭是殼斗科青剛櫟屬( Cyclobalanopsis )植物的特徵, 在狹葉高山櫟(C. stenophylloides)、青剛櫟(C. glauca)、 捲斗櫟(C. pachyloma)、圓果青剛櫟(C. globosa)及錐果櫟(C. longinux)的葉脈上皆可發現。 在狹葉高山櫟,甚至所有側脈皆產生長條狀蟲癭,反捲成「麻花辮」般的外觀, 十分豔麗。

菌餅癭

  臺灣產的杜鵑屬( Rhododendron )植物約有 17 種,其中烏來杜鵑(R. kanehirai)、 森氏杜鵑( R. morii )、金毛杜鵑(R. oldhamii)、紅毛杜鵑(R. rubropilosum)、 玉山杜鵑(R. pseudochrysanthum)等的葉上可發現一種由真菌引起的菌餅癭, 癭體外觀如同一塊灑上糖粉的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