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hilus zuihoensis Hayata var. zuihoensis
壺狀蟲癭、倒卵形蟲癭、鼠狀蟲癭、
針狀蟲癭、圓錐狀蟲癭、紡綞狀蟲癭、桃狀蟲癭。
臺灣特有種,產於全島海拔100∼1,100m闊葉林,共發現7型癭蚋蟲癭:
![]() |
![]() | ![]() | ![]() |
![]() | ![]() |
![]() | |
![]() |
發生於葉背。綠色光滑的倒卵形癭體長約6mm,寬約3mm,具有縱向淺溝, 極易脫落。蟲癭基部一點著生,幼時端點呈紅色。蟲室縱向,癭壁薄, 內含單隻黃色癭蚋幼蟲(Diptera:Cecidomyiidae)。羽化孔位於頂端, 蛹蛻遺留於孔口。
![]() | ![]() |
發生於葉上、下表面。癭體長約12mm,寬約6mm,深褐色,幼時呈綠色, 表面密布白細毛。一葉片上可著生蟲癭1∼6個,基部一點著生於葉中肋或近中肋處, 基部有一木質化小區。 單隻雙翅目癭蚋科(Diptera:Cecidomyiidae)黃色幼蟲位於縱向蟲室的基部。 羽化孔位於端點,羽化後癭體枯萎脫落或隨葉片掉落。
![]() | ![]() |
發生於幼嫩枝條。癭體光滑、紅色、細長,長約10mm,寬約2mm,頂端具一短尖突。 單生或叢生於略膨大的褐色基座上。癭壁薄, 單隻白色癭蚋幼蟲(Diptera:Cecidomyiidae)位於縱向蟲室。 羽化期頂端的尖突脫落形成羽化孔。
![]() | |
![]() | ![]() |
發生於枝條上或節上。癭體黑褐色,光滑無毛,木質化,長約 8mm,寬約3mm。 著生處為被覆淺褐色毛狀物的不規則基座,每一基座著生1∼4個蟲癭不等。蟲室縱向, 含一隻幼蟲,屬於雙翅目癭蚋科(Diptera:Cecidomyiidae),羽化孔位於頂端。
![]() | |
![]() | ![]() |
發生於枝條上或節上。蟲癭褐色,被黃棕色絨毛,具縱向裂痕及不規則瘤狀物, 會有2∼3個連生的情形。癭體長約 22mm,寬約15mm。蟲室大致為縱向,具一隻幼蟲, 羽化孔多位於上方。造癭者為雙翅目癭蚋科(Diptera:Cecidomyiidae)昆蟲。
![]() | ![]() |
![]() |
發生於頂芽或側芽,極少發現。癭體長約11mm,寬約 6mm,呈桃狀,光滑, 綠色但上方略呈紅色,外被有芽鱗。癭體單生或聚生,可能有礙植物生長。 蟲室空間大,具單隻白色癭蚋幼蟲(Diptera:Cecidomyiidae)。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