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Aleurites montana (Lour.) Wils.
俗名:木油桐,皺桐,五爪桐,廣東油桐,Wood Oil Tree,Mu-oil Tree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可達8∼10m。葉互生,具長柄,闊心臟形,常3∼5深裂或全緣;葉基部著有二杯狀而具柄的腺體,可分泌蜜液,引誘蟲蟻吸食。花雌雄同株,花瓣白色葉基部帶紅色。核果卵形至扁球形,3∼4淺溝。果皮有多數皺紋。
生態/分布:原產大陸兩廣、福建及浙江南部生於海拔1300m以下疏林中,臺灣引進作經濟栽培。
用途/解說:種子可以榨油,油質優良,為肥皂、油漆、印刷油墨的良好材料。果殼可製活性碳。木材供造紙及製造箱櫃等。暖春觀花、盛夏觀葉、深秋葉黃、寒冬落葉,可四時觀賞其不同的景色,可植為庭園樹。由於果皮皺紋,經濟壽命較三年桐長,故名之為千年桐。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