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


  分佈熱帶亞洲至日本南部,臺灣中北部中海拔山區可見。
4. Lycopodium cryptomerianum Maxim. 柳杉葉蔓石松
 

著生性,莖不分叉,小葉無柄2mm寬,15~18mm長,末端朝上,孢子葉和營養葉等大。
分佈韓國、日本,在臺灣則見於北部中、低海拔山區。

5.Lycopodium cunninghamioides Hayat 寬葉石松(彩圖15.16)
 

著生性,僅1~2次分枝,60~75cm長,小葉全緣,朝上,基部貼伏莖上,中段以上朝外45度,小葉往上漸小。
臺灣特有種,見於中海拔山區。

6.Lycopodium fargesii Hert. 銳葉石松(彩圖10)
 

著生性,下垂,植株長30cm以上,葉小,明顯呈弓形,孢子葉明顯小於營養葉。
分佈於中國大陸、日本、琉球,臺灣則見於中海拔山區。

7.Lycopodium fordii Baker 福氏石松(彩圖17)
 

Lycopodium hamiltonii Spring
著生性,二叉分支,幼枝直立,老枝下垂,植株長20~40cm,小葉無柄,朝上,往上漸小。
分佈印度、中國大陸、琉球、日本,在臺灣低海拔山區可見,日前數量逐漸減少。

8.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 日本石松
 

Lycopodium clavatum DeVol non L. in part
地生,匍匐性,具分支,孢子囊穗有柄。
臺灣過去將本種及假石松(L. pseudoclavatum)都當作L. clavatum L.。本種和假石松最大的差異在於本種主要分佈在森林中,其小葉較密,孢子囊穗較小。
而日本石松和假石松都和林奈所指的L. clavatum L.不同。
分佈溫帶及熱帶高山,在台灣可見於全省中高海拔開闊地。

9.Lycopodium juniperoideum Swart 玉柏(彩圖13)
 

Lycopodium obscurum L.
地生,直立,基部分支,形成叢狀,孢子囊穗多,無柄。
分佈北半球溫帶及熱帶高山,在台灣可見於中高海拔山區。

10.Lycopodium multispicatum J. Wilce 地刷子(彩圖6)
 

Lycopodium complanatm DeVol non L. in part .
植株具腹背面,枝條明顯平面二叉分支。懸垂性,小葉三形,扁平枝腹背兩面之小葉不同,根莖在地表之上,分支稀。
本種過去都和玉山地刷(L. yueshanense)同被當作L. complanatm L.,但此二者和林奈所指的complanatm並不相同。
分佈菲律賓、中國西南、越南等地,臺灣在全省中海拔山區可見。

11.Lycopodium phlegmaria L. 垂枝石松(彩圖11)
 

著生性,植株下垂,20~30cm長,孢子葉小,集生枝條末端。
分佈舊世界熱帶,台灣在南北兩端低海拔地區有之。

12.Lycopodium pseudoclavatum Ching 假石松(彩圖8)
 

Lycopodium clavatum DeVol non L. in part
地生,匍匐性,具分支, 孢子囊穗有柄。
臺灣過去將本種及日本石松(L. japonicum)都當作L. clavatum L.。本種和日本石松最大的差異在於本種主要分佈在箭竹原中,其小葉較疏鬆,孢子囊穗較大,且有分枝。而假石松和日本石松都和林奈所指的L. clavatum L.不同。
分佈中國大陸、印度等地,臺灣可見於中海拔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