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ERIOCAULACEAE 穀精草科

22. ERIOCAULACEAE 穀精草科
  一年生草本。葉基生,向前端漸變狹。花密生成球形至卵形之頭狀花序;苞片小,常具緣毛;總苞較寬。雄花:萼片2或3,離或合生;花瓣2或3,小,常具柄,有時花瓣缺,與雄蕊著生於柄之頂部,常具腺體;雄蕊6。雌花:萼片2或3,離或合生;花瓣2或3,離生,稀無。蒴果膜質,常3淺裂;種子小,光滑或具條紋。
  本科僅有穀精草屬,通常為挺水性植物,但部份南美產種類為具莖之沉水性植物。
  註:本科各種的描述、檢索表和分佈參考陳奐宇(2001)之碩士論文"臺灣產穀精草屬之分類研究"以及Flora of China (2000)之處理。

種檢索表
1. 雌花萼片合生..……………………………………1. E. buergerianum
1. 雌花萼片離生。
 2. 雌花萼片3。
  3. 花托具直柔毛………………………………………3. E. nantoense
  3. 花托光滑……………………………………………4. E. nepalense
 2. 雌花萼片2。
  4. 雌花萼片之龍骨具翼;雄花萼片2,合生成管狀;葉長3-30 cm,寬3-7 cm
   …………………………………………………5. E. sexangulare
  4. 雌花萼片不具龍骨;雄花萼片2-3,合生成佛焰苞;葉長2-5 cm,寬1-3 mm。
   5. 雌花無花瓣;葉寬小於2 mm………………………2. E. cinereum
   5. 雌花花瓣3;葉寬約2-3 mm………………………6. E. truncatum

1. 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連萼穀精草 (圖56)
  葉密生,闊條形,長6-22 cm,寬2-7 mm,頂端漸尖,光滑無毛,3至14條葉脈。頭狀花序半球形,長3-5 mm,直徑約6 mm,密生直柔毛;花苞片先端突尖,上表面前部密生白色囊狀附屬物;花托具直柔毛。種子具丁形小附屬物。
  產於北部及東部水田及低濕地上,據說臺南鹽水溪也有,但我們尚未見到標本。原本被視為特有種的七星山穀精草(E. chishingsanensis Chang)因除體型小外其他無所差異,故被併入本種。

2. Eriocaulon cinereum R. Br. (圖57) (照126)
  白藥穀精草(小穀精草、臺灣穀精草)
  Eriocaulon taiwanianum S. S. Ying
  葉密生,條形,長1-7.5 cm,寬1-2 mm,約4條葉脈,光滑。頭狀花序近球形


圖 56 連萼穀精草 (Hayata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