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溼地植物介紹
野荸薺莎草科
Eleocharis dulcis(Burm. f.)Trin. ex HenschelCyperaceae

ˉˉ生長在溼地、泥沼、沿海
墓地壺洞或淺溪中之多年生草
本。別名荸薺、馬薯、馬薯蔥
仔、馬蹄、馬栗、地栗。具絲
狀地下匍匐莖,莖端生球莖,
叫「馬薯」,可供食用、藥用
,但質、味略比栽培的甜荸薺
為差,且較小。地上莖圓筒狀
,深綠色,叢生,高40-80cm
,如「蔥仔」的葉狀莖,不同
的是莖內有許多橫隔膜,壓破
會發出爆爆的聲音。葉退化,
僅於莖基部留下少數葉鞘。初
秋抽出花莖,於先端著生淡綠
色圓柱狀的花穗。分布於熱帶
和亞熱帶非洲、亞洲及太平洋
諸島。



台灣蘆竹禾本科
Arundo formosana Hack.Poaceae

ˉˉ生長於台灣海岸溼地以及內陸岩壁之多年生草本。根莖發達
,稈懸垂向下。葉片10-12mm寬,葉基具長毛。花序為圓錐花序
,長20-30cm;小穗通常具3朵小花。穎果3.5mm長,胚為穎果的
一半長。原為台灣固有種,但菲律賓也有標本採集記錄。



巴拉草禾本科
Brachiaria mutica(Forsk.)StapfPoaceae
ˉˉ多年生草本,潮溼地與棄
耕地常見形成大片群落。蔓生
,稈粗壯,節與葉鞘密生絨毛
。葉片長10-30cm,寬 1-1.5
cm。複總狀花序,大形;小穗
常成對著生,具2小花;雄蕊3
;花柱 2 ,羽毛狀。穎果。原
產非洲和美洲熱帶地區,已馴
化於全台灣之水邊、溝岸與潮
溼地區。可做為牧草。

舖地黍禾本科
Panicum repens L.Poaceae
ˉˉ生長在全台灣海邊、鹽溼
地、溪岸、水邊之匍匐狀多年
生草本。地下莖發達,稈直立
,近實心。葉為線形,長 8-
15cm 。圓錐花序長約 20cm ;
小穗具 2 朵小花,橢圓形。分
布於熱帶及亞熱帶。



蘆葦禾本科
Phragmites communis(L.)Trin.Poaceae

ˉˉ生長在台灣圳溝邊、河口沼澤及沿海鹽沼地之多年生禾草
,高1-3m。根莖發達。葉互生成2列,細長線狀披針形,長40
cm。8-10月開花,圓錐花序,大形,長15-40cm;小穗具2-
4朵小花,長10-17mm;穎披針形,呈紙質。分布於全球熱帶
及溫帶地區,英名為common reed。



鹽地鼠尾粟禾本科
Sporobolus virginicus(L.)KunthPoaceae

ˉˉ成群生長在中南部沿海之泥地、鹽地、塭岸,為具有堅硬根
莖之多年生禾草,高20-30cm。葉片革質,約 6cm長,尾部呈針
狀,又名針仔草。花序為一緊縮之圓錐花序,約8cm 長;小穗具
一朵小花,約 2.5mm長。為護岸之優良植物。分布溫帶地區之美
國、西印度群島至巴西、琉球、中國、中南半島、印度、錫蘭、
馬來西亞、菲律賓、澳洲及非洲。



海雀稗禾本科
Paspalum vaginatum Sw.Poaceae
ˉˉ生長在全台灣海濱、塭岸
、溝邊,又名濱雀稗。為耐鹽
性很強之匍匐多年生禾草,在
溼地常形成草團景觀。稈匍匐
,可長達數公尺,分枝,走莖
狀。葉片線形,長 2.5-15cm
。花總狀花序。分布於熱帶和
亞熱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