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台灣素稱「蝴蝶王國」,又有「昆蟲寶庫」之雅稱,此乃台灣有豐富的昆蟲資源之故;所以,從日治時代到民國五、六十年代期間,台灣曾利用相當多的昆蟲資源製作昆蟲手工藝外銷,在生態保育意識萌芽階段,在台灣工業尚不發達的年代,這項手工業曾為台灣賺取不少外匯,也解決不少國民的就業問題。
然而就在台灣工業逐漸起飛的時代,不少農地、林地逐漸變成住宅、工業用地,山坡地亦因造林、開闢茶園、果園、菜園、檳榔田,或開發為高爾夫球場及住宅區,不少昆蟲資源相當豐富的地方因而遭到破壞;部分種類也因為棲地破壞、污染及人為過度捕捉而數量銳減,如今至少有3種蝴蝶及15種其他昆蟲分別列名於台灣瀕臨絕種及珍貴、稀有之野生動物名錄之中。
在國際上,CITES附錄I、II保育動物名錄中,亦有多種昆蟲同樣受到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所保護;為喚起國人重視昆蟲保育,也為了方便大家鑑識這些昆蟲,了解這些昆蟲的處境,台灣大學昆蟲保育研究室特地蒐集這些昆蟲研究成果及相關資訊,編寫「CITES附錄I、II物種及台灣保育類昆蟲鑑識參考圖鑑」,希望這本圖鑑對海關、農委會及各縣市承辦生態保育之工作人員有所助益,也期待藉此喚起國人重視台灣昆蟲保育工作。
本書編寫期間,承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希煌教授作序,林業處陳處長溪洲、湯副處長曉虞、方科長國運、李芬蘭小姐及陳超仁先生等之鼎力協助,不勝感激!由於以下諸位學者同仁之協助,使得本書之圖片部分更臻完善;大英自然史博物館BMNH昆蟲系P.Ackery先生允許拍攝館藏蝶類標本;德國法蘭克福動物學博物館C.
Treadaway 博士慨借呂宋翠鳳蝶及賀氏翠鳳蝶模式標本供拍攝;奧地利自然史博物館Hosrt
Aspock博士提供阿波羅絹蝶之圖片;自由時報詹家龍先生、台大昆蟲所陳永杰、李惠永、連裕益、周文一等先生提供珍貴生態圖片,在此一併致謝。在學名訂正方面,承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李奇峰先生、台大昆蟲所汪良仲先生提供意見,受益良多。此外,特別感謝本研究室楊珺蜜小姐全力協助編輯事宜。至於中文如有疏漏之處,尚祈諸先進、同好不吝指教為盼。
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楊平世 謹識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