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 Dorcus schenklingi Mollenkamp, 1913(圖179-182)
|
中名 長角大鍬形蟲
|
分類 鍬形蟲科(Lucanidae)
|
特徵 本種雄蟲體長3.6-9.0cm,雌蟲體長3.4-4.8cm,形態近似於臺灣大鍬形蟲,雄蟲之中央內齒位於前端近二分之一處,翅鞘表面呈霧狀並具有微弱之金屬光澤,翅鞘外緣附近具少數縱向條紋,小型個體則具有刻紋。雌蟲翅鞘外緣具有明顯刻點形成之溝紋,翅鞘中央金屬光澤較雄蟲強,小型個體近似大型之扁敲形蟲,但眼緣突起不發達,本種大顎彎曲程度比台灣大鍬形蟲為小,大顎基部亦無突起現象。頭部及前胸背板表面較為粗糙,前胸背板中央具一縱溝。前腳脛節具鋸齒狀刺突,中、後腳脛節中央均具一刺狀物。
|
分布 全島各地中低海拔山區。
|
棲地與生態 本種之棲地多為中低海拔之闊葉林或針闊葉混合林帶,成蟲多於每年四至八月份出現,於夜間具有趨光性。本種之幼蟲於朽木中生活,幼蟲形態可參照張(1993)。成蟲形態可參照張(1993)、王(1994)及Mizunuma and Nagai (1994)。
|
保育現況 本種之大型雄蟲面對相當龐大之捕獵壓力,但因分布零星散布全島,故較難採取有效之保育措施。
|
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