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hyllophorina kotoshoensis Shiraki, 1930(圖190-191)
|
中名 蘭嶼大葉螽斯
|
分類 螽蟴科(Tettigoniidae)
|
特徵 本種成蟲體長約10cm,若蟲與成蟲體型差異大(見附圖),背板發達,由背面觀近菱形,兩側並具有明險之角狀突起,雌蟲之產卵器發達,上彎呈刀狀,全體外型側視如葉片狀。
|
分布
目前僅知分布於蘭嶼島(連等,1999)。
|
棲地與生態 本種於蘭嶼島通常全年可見,但以春夏季間最常見其若蟲以及部份成蟲。若蟲或成蟲通常棲息於森林邊緣或灌木層,目前已觀察到較偏好之寄主植物或停棲植物為葡萄科(連等,1999)、火筒樹科、大戟科、茶茱萸科、無患子科及厚殼樹科之攀藤或灌木。以臺灣本島常見之常春藤或粉藤屬植物飼養易可存活。詳細之生態學研究仍相當缺乏。
|
保育現況 本種目前雖無商業採集壓力,但棲地破壞為目前最嚴重之危機。
|
註 註一:野生動物保育法附錄及部份圖鑑上標示之本種學名Megacrania alpheus Shiraki為錯誤之學名組合,此錯誤之學名組合最早見於Willemese (1955)並被部份學者引用,事實上素木得一博士(T. Shiraki)所發表之種小名為tsudai,而alpheus Westwood乃菲律賓群島產種類。有關津田氏大頭竹節蟲之相關分類研究以及學名訂正歷史請參照Hsiung (1992)及楊(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