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egacrania tsudai Shiraki, 1932
=Megacrania alpheus sensu Willemese, 1955
|
中名 津田氏大頭竹節蟲
|
分類 竹節蟲科(Phasmatidae)
|
特徵 大型竹節蟲,成蟲體長約13-15公分,頭部卵圓形,觸角短,前胸背板之前側方較窄,
胸部背板具有多數瘤突,體色淡綠至深綠色;後翅黃褐色,約為翅覆之二倍長,腿節褐綠色,具有
明顯的刺突,但脛節則無刺突。尾毛扁平,尖端圓,肛上片約與中胸背板等長。根據Hsiung (1992)
指出,本種與分布於摩鹿加群島(Moluccas)之韋氏大頭竹節蟲Megacrania wegneri Willemse及分布
於所羅門群島之巴氏大頭竹節蟲M. batesii Kirby具有較近之親緣關係。但本種之中胸背板瘤突為
錐狀,前胸背板側緣刺突較少,尾毛亦較長。
|
分布
主要分佈於恆春半島東側之佳洛水、港口等地以及綠島。1989年報導於日本八重山 群島西表島之族群被命名為Megacrania
alpheus adan Yamasaki,但有部份學者認為目前西表島之族 群可能來自於臺灣東南部島嶼或菲律賓,經黑潮海漂卵粒上岸後所偶發建立之個體群。因此,西表
島之大頭竹節蟲與臺灣產者關係仍有待研究。此外,曾(1997)年曾指出本種尚分布所羅門(Solomans) 及薩摩亞(Samoa)群島,此種錯誤可能肇因於將本種與M.
phelaus(分布於斐濟)及M. batesii(分布於 所羅門)混淆之故。
|
棲地與生態 本種主要分布於恆春半島及東南部離島之海岸林投灌叢中,成蟲僅於清晨及傍晚後活
動,白天藏匿於葉鞘中,若蟲及成蟲均攝食林投(Pandanus odoratissimus L.f. var.sinensis (Warburg)
Kanehira)之葉;孤雌生殖,成蟲於秋季開始產卵,卵若種子狀,卵期三個月。每隻雌蟲可產12-25
粒卵;若蟲共有六個齡期,成蟲遭受攻擊時會由前胸腺體噴出防禦性物質。本種之基礎形態與生態
學請參照Maki(1935a & b)、王及朱(1982)、葉及朱(1981)及曾(1997)。有關其化學生態學請見Chow
and Tsai (1986 & 1987)及Ho and Chow (1993)。
|
保育現況 本種雖無立即之商業採集壓力,但棲地破壞可能為本種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雖然林投為廣泛分布本島之海濱植物,但因目前對其棲地需求尚不明瞭,因此無法得之其族群分布限制因子為何。
|
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