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Teinopalpus aureus Mell, 1923
|
中名 金斑喙鳳蝶,黃天狗鳳蝶
|
分類 鳳蝶科(Papilionidae),鳳蝶亞科(Papilioninae),青鳳蝶族(Leptocricini)
|
特徵 頭、胸、腹背側呈深綠色,腹側呈黃褐色。雄蝶前翅約略呈三角形,前緣彎曲而呈弧形,
外緣略向內凹。後翅各翅脈末端突出,以M3脈為最長,形成一匕首狀尾突,M1脈之突起較短而
成角狀。雌蝶前翅外緣不內凹,後翅各翅脈末端之突出均較雄蝶明顯,以M3脈尾突最長而呈長刀
狀,M1脈突起稍短,呈鉤狀,M2脈突起更短,呈角狀,Sc+R1、Cu1、Cu2各脈之突起雖短,但仍
十分明顯,其末端均圓鈍。雄蝶翅中央有一暗色彎曲斜線,其外側鑲有明亮的黃色或橙色曲線,斜
線內側密佈深綠色鱗,外側散佈黃綠色鱗,其內有兩條閃鱗分佈稀疏的暗色縱帶。外緣內側有一暗
色縱走細條。後翅中央有一彎曲的縱走暗色線,其內側密佈綠色鱗,外側有一橙黃色或黃色大型斑
塊,斑塊後方則鑲有白色細線。外緣內側有綠色波狀細線,其內於Sc+R1、M1、M2、Cu2各室有一
明顯的橙黃色或黃色小斑。M3尾突末端呈橙色或黃色。雌蝶前翅斜帶外側呈灰白色,其內亦有兩
暗色帶,其外側之暗色條亦頗明顯,後翅曲線之外側有大片灰白色鱗,橙黃斑只侷限於肛角前方。
外緣內側的小斑泛灰白色,尤以Sc+R1及M1室為著。前翅斜線外側翅面覆有大面積之灰白色或灰
黃色鱗,其內之兩條暗色帶遠較翅背面鱗鮮明,斜線內側綠色鱗削減,後翅色彩與翅背面類似。
|
分布 依周(1994)之處理、華東之江西、浙江及華南福建為武夷山亞種ssp. Wuyiensis Lee、廣東產為原名或南嶺亞種ssp. Aureus Mell、廣西產為廣西亞種ssp. Guangxiensis Chou et Zhou、海南島產為海南亞種ssp. Hainanensis Lee,此外另有越南中北部亞種ssp. Eminens Turlin。趙與王(1997)認為中國各地產各亞種實際上僅為個體群之差異,無區分亞種之必要,但暗示四川低海拔與高海拔地區之金斑喙鳳蝶族群有一定程度之分化。
|
棲地與生態 根據渡邊(1996)針對海南島五指山產族群棲地的描述,本種蝶類多半棲息於800m處之稜線處,植被以海南越橘(Vaccinium hainanense)、竹類及松類為主,雄蟲多半於早晨九時開始活動,飛行方式近似大型蛺蝶,並具有領域行為,雌蟲飛行速度較緩慢,寄主植物可能為樂東木蘭(Magnolia lotungensis)。渡邊(1998)曾圖示Kitawaki於1995年所攝產自廣西個體之蛹殼。相關資訊請參照顧及陳(1997) 、白、王及陳(1996)、白及王(1998)等。
|
保育現況 本種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目前仍遭受強大之捕獵與棲地破壞壓力。此外,IUCN紅皮書將本種視為K級物種。
|
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