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鑑定手冊 >>  保育類昆蟲鑑視參考圖冊 >> 內容瀏覽
學名
Papilio (Pterourus) homerus Fabricius, 1793
中名
牙買加鳳蝶
分類
鳳蝶科(Papilionidae),鳳蝶亞科(Papilioninae),鳳蝶族(Papilionini)
特徵
本種為美洲產鳳蝶中最大型者,展翅約十五公分以上,翅底為黑色,近翅尖有一系列之黃色小斑塊,近中室處有一寬闊之黃色帶沿前翅緣至前翅後緣,中室外側亦有一黃色斑。後翅中央有一黃色條紋,約佔翅面之三分之一寬,近中央處之各翅室有一金屬藍斑。本種之尾狀突起較一般鳳蝶為短,M4脈亦突出形成短小之尾突。
分布
僅分布於中美美加勒比海之牙買加島之熱帶雨林中。並分為東部及西部兩族群。牙買加島中部之族群可能已於1930年代末期滅絕。
棲地與生態
本種僅出現在未開發的低海拔原生林內,飛行十分緩慢,成蟲通常在樹冠或灌叢上晒太陽或訪花。蜜源植物主要以葡萄科之粉藤屬(Cissus)、紫草科、菊科、蘿藦科、馬鞭草科(如Lantana馬櫻丹)以及旋花科植物為主,幼蟲之寄主植物為蓮葉桐科之廣葉蓮葉桐(Hernandia catalpaefolia)及其近似種。產卵行為亦曾被發現於樟科植物上,但植物種類未被確認。發生期為二月至四月,以及九月至十月,一年二代。
保育現況
本種之族群已在二十年來急劇下降。主要之威脅在於棲地之破壞與改變。此外,商業性採集對此局限分布種類亦構成不小之威脅。本種於1970年代之標本價格曾攀昇至400-1500美金,顯示本種之稀有程度。本種之保育生物學研究進展請參照Emmel and Garraway (1990)。IUCN紅皮書將本種列為E級物種。

牙買加鳳蝶(背面)

牙買加鳳蝶(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