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名 Bufonaria rana (Linnaeus, 1758)赤 蛙 螺
|
中文俗名 肉螺。
|
英文俗名 Common Frog Shell。
|
分類 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蛙螺科Bursidae
|
外殼特徵 殼呈紡綞形,殼黃褐色帶有咖啡色的色彩,殼表有細密的螺肋,螺肋上有許多小顆粒突起,在殼表亦密布粒狀突起。與殼口同一平面上有兩個明顯縱螺肋,為黃褐色而帶有白色的紋路。殼口為白色,在殼口的邊緣有黃色的帶狀斑紋,且在殼口滑層上密布著顆粒。口蓋為角質,外形如一橄欖,上有扇形的紋路。本種與法螺形狀相似,但有一後水管溝可資區別。
|
生態環境 大多棲息在岩礁性或砂質的淺海中,喜愛出沒在珊瑚礁之間,是一種肉食性的貝類,以環節動物或棘皮動物為食。通常將卵囊產於岩礁下方或珊瑚礁下方。
|
分布 分布於熱帶地區,尤以大西洋及太平洋的種類最多。在臺灣則以西南部較多,基隆及澎湖亦有發現。
|
備註 臺灣的蛙螺科有三屬十八種(Lai 1987)其中以蛙螺屬(Bufonaria)的赤蛙螺Bufonaria rana (Linnaeus, 1758)、朱唇蛙螺Bufonaria crumena (Lamarck, 1816)及棘蛙螺Bufonaria albivaricosa (Reeve, 1844)等較為常見,這些種類均可食用。
|